騰榮創新部落格

數位基礎建設與經營績效提升

騰榮創新可以協助企業將機台設備加裝數位偵測器、傳感器,將機台運轉情報,傳輸到後台進行分析,即時整理出實際的機台運作狀況,並具體呈現機台/產線的總合績效。對以設備為主的產線,可以統計出「設備總合效率」(OEE: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);相對的,已人員組裝為主的產線,則可算出「人員總合效率」(OPE: Overall Personal Efficiency)。不管是 OEE或 OPE 都可以解析成「時間稼動率」、「性能稼動率」與「良品率」三個因子的連乘積,找出數值最低的因子優先來改善。

OEE: 設備總合效率的構成如下:

圖片引用/中衛中心TPM教材


OPE: 人員總合效率=價值工時/就業工時,構成如下:

圖片引用/中衛中心TPM教材


依企業輔導的經驗,一般企業的 OPE/OEE 值,往往只有 40~50%的結果,對這個結果,經營者會感到非常震撼,為何付出 100%的成本費用,卻只獲得 40~50%的效益回報?企業就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,透過數位感測器的即時監測,以及戰情室後台軟體的統計與目視化績效圖像推移,讓經營管理者能即時了解產線各種參數與績效的變化,利用顏色管理,做到快速的預防、預知管理,從源頭改善,徹底消除損失與浪費,以確保企業獲利。

以數位感測器即時記錄生產狀況,可透由後台進行生產時間的累積統計,跟停機故障次數,可以計算出該故障零組件的 MTBF(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),即平均故障間隔,也就是零件的壽命;同樣的,累積記錄故障停機維修時間,也可以統計出 MTTR(Mean Time To Repair),即平均維修時間。以數位工具即時監測的數據,可以讓管理者從 Maintenance 提升到Management。


經營者最喜歡看到的「黃金交叉」目視化圖表如下圖:


該圖讓管理者了解到:設備故障次數的減少,就可以延長設備壽命;而同時提升維修技能,讓平均維修時間降低。


依據上圖的精神,可以找出更多互相呼應的績效管理指標,如下表所示:


在戰情室 BI(Business Intelligence)報表中,可藉由生產營運數據,讓經營管理人員一目了然,據以採取有效對策。特別,在傳統產業中,許多設備都是老舊機台,在加裝數位偵測器與傳感器後,可以即時掌握機台生產狀況,再跟相關績效指標相互比對,給績效負責人強烈的目視化趨勢圖,可以鞭策這些績效負責人,為優秀的績效而主動奮鬥,從而提升整體經營績效。